“《都江堰市十万亩现代生态农业集聚区建设方案》项目投资规模大、涉及领域广、时间要求紧、建设标准高,尹智敏、孔令旗、蒋新颜、王晟等专家接到任务后白天深入田头农户了解情况,晚上开会讨论方案,经常工作到凌晨,短短十天时间内完成了平时是要几个月才能干完的工作,得到了都江堰、四川省各方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这是上海市对口支援都江堰灾后重建指挥部4月2日发到我校感谢信中的词句。信中还说“孔令旗和王晟两位同志不顾自己夫人怀孕等困难,坚持战斗在灾区第一线。”
近日记者找到出差在外的尹智敏教授,他开口就说:“灾区农业损失惨重,按照上海市委、市政府要求,上海援建任务不仅是恢复重建,而且须立足长远,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先进理念、资金、技术等支持。”
都江堰,世人听到这个词第一反应大都是水利枢纽,它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2200多年来成都平原的农业一直受其惠泽。都江堰的猕猴桃、茶叶、生猪、冷水鱼、‘三木’药材、蔬菜和食用菌等是当地的优势产业,猕猴桃就有“南有新西兰,北有都江堰”的美誉。可是5·12地震,“使都江堰市农业损失达33亿多元,多年积累的发展成果毁于一旦。”四川省都江堰市农村发展局局长罗凌说。
作为对口支援都江堰的上海市,在修路、建房、安置灾民的同时,马不停蹄地对口支援其恢复农业、水利等基础设施,完成城市规划,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其中的“10万亩现代农业集聚区建设”已是第三批援建的重大项目之一。
上海农业科学研究院牵头,华东师大、上海交大和同济大学组成“10万亩”上海援建专家团队,我校现代农业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尹智敏、蒋新颜,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孔令旗、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王晟等被选调参与《10万亩现代生态农业集聚区上海援建项目实施方案》的制定。
“满目疮痍,余震不断;投资大,标准高,时间紧。”尹智敏这样描述他们进入都江堰时的情景。被上海援建指挥部领导和工作人员日以继夜的工作氛围感染,援建专家们不分年长年少、身体强弱都拼上了,白天下田间、进农户,细细访查耕种方式、生产条件、作物品种;晚上挑夜灯,理思路、酿方案……方案、方案,除了方案,专家们什么都顾不上了。“应该说,方案的针对性、操作性、前瞻性都较强。”尹智敏告诉记者,上海援建项目总体方案,针对都江堰农业五大产业,按照现代生态农业建设目标,以技术集成应用与示范、农田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为主,兼顾农村综合治理和新农村建设需求,支持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等内容。总体方案由9个分方案组成,粮食经济作物产业带建设项目覆盖11个乡镇,在7个乡镇建设7个示范项目,总面积达10万亩。“项目前期投资预计4.1亿元。”尹智敏说。
细细研读方案,记者发现项目建设内容划分极细,粮-豆、粮-菜循环种植带,粮-渔类复合种养带,设施蔬菜基地滴灌系统,各种高效种植模式与高产品种一应俱全。方案设计既有尊重当地种植习惯并加以引导的传统精华;也有新品种、新方法示范基地;蔬菜深加工、秸秆资源化等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项目积极推广。令人欣喜的是,同济现代循环农业工程成为实施方案的一大亮点。
据了解,实施方案引进上海市近年的一些农业科研成果,其中包括叶菜类新品种5-10种,茄果类新品种5-10种,豆类新品种5-10种;建立秸秆粉碎、晾晒、压块转化技术研发基地,总规模1500平方米,年处理秸秆1000吨以上。循环农业cpu(中央处理器)工程,通过工厂化集约生产,将近6000亩土地的秸秆和2000头存栏生猪的排泄物,全部转化为沼气、沼液,有机肥、秸秆制品和栽培有机质、食用菌等产品。“产业效益增加,废弃物排放大幅减少,农民增收显著。”尹智敏告诉记者。
据了解,针对生态农业区内路网、沟渠条件较差、且毁损严重的现状,方案给予了特别的关注。此外,园区绿化、休闲观光配套设施及“美丽家园”示范点、厕所和污水处理也占到较大的比重。
采访得知,从去年年底接受任务开始,同济灾后重建对口帮扶科技特派团领导张亚雷带队十余次深入都江堰调研和调整方案。至今年3月底,专家团课题组相继提出总体规划实施方案和重点点位方案,上报上海指挥部和都江堰市府、市委评审通过。目前正在安排聚源片区试点和崇义现代农业园区启动工作,预计5月12日完成。
按计划,今年9月1日课题组将完成胥家、青城山猕猴桃片区、翠月湖食用菌基地、安龙、柳街花卉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天马镇循环农业工程与崇义蔬菜基地、石羊川芎基地前期准备;12月底,完成天马循环农业工程与崇义蔬菜基地、石羊川芎基地建设;明年5月12日,基本完成10万亩现代农业集聚区建设。
据悉,实施方案是在四川农大、上海农科院、上海交大、华东师大和同济大学提交的方案中择优选取的,其中“青城山猕猴桃片区和天马镇循环农业工程实施方案”由同济专家完成。(程国政)